查看原文
其他

李元元:引智是“开放活校”战略的加速器

2017-07-25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

↑点击上方关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



李元元

吉林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


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(左)与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(右)为基地揭牌


2014年,吉林大学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“开放活校”战略,“开放活校”成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。引智工作作为“开放活校”战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,在学校的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,已经从助推服务的“催化剂”逐渐转变为带动引领的“加速器”。

吉林大学学科分布广泛,涵盖全部13大学科门类。学校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(“111计划”,2006年起由教育部、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,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,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,引进、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,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,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)、“千人计划”外专项目、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引智平台和国家重点引智项目为引领,以校级重点引智项目为抓手,瞄准前沿科学和“高精尖缺”人才,吸引世界顶级大师,全面带动学校创新发展。

自2006年至今,吉林大学先后成功建设6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(“111”引智基地)。比照“111计划”的运行模式,学校于2009年启动了“吉林大学引智基地建设计划”,先后建设10家校级引智基地。2014年,吉林大学启动了“国际化示范基地建设计划”,打造“引智基地”升级版,建设了10家“国际化示范基地”。经过3年建设,示范基地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凸显。学校获批建设的“111”引智基地中有两个是通过“吉林大学引智基地建设计划”和“国际化示范基地建设计划”孵化而成的。学校依托“超分子体系的组装与功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”和“无机纳米孔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”这两个“111”引智基地,成功建设获批国家首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——“纳微构筑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”,并孵化建立了“多孔功能材料分子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”。

2015年,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实际需求,吉林大学启动实施“俄罗斯、乌克兰高层次专家引进计划”。随着该计划的实施,学校理学、信息、社科等多个学科成建制地引进了若干个高层次专家团队,经过培育,部分专家已经成功入选“千人计划”外专项目、“长江学者”等国家级人才项目。

2016年,吉林大学成立“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”,下设“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”和“新兴学科交叉学部”。这个基地是学校专门从事前沿科学和交叉科学研究的实体机构,实行国际化的聘任、管理和评价机制,是学校的“人才特区”和“学术特区”。

吉林大学立足“双一流”建设,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重点,坚持以创新为引领,以“学科”和“人才”为建设“双引擎”,全面推进“开放活校”战略。目前,吉林大学每年邀请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800余人次来校工作,其中各国科学院、工程院院士、编“千人计划”专家等高层次人才、学科领域权威学者等近200人次,学校与国外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了32个中外合作平台。截至目前,学校共获批黄大年教授等23位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、李明洙教授等6位“千人计划”外专项目专家,11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。

在“开放活校”战略的推动下,学校的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目前,学校已有11个学科(领域)在ESI(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)排名中进入全球前1%,其中化学和材料科学均进入全球前1‰;“地壳一号”万米钻机、“高柔性拉伸成型”系列技术、“自由基加速沸石分子筛水热晶化”新机理等一批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。

2017年6月15日,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吉林大学签署协议,共建“吉林大学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”,通过基地这一特殊平台,旨在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的顶尖人才,参加到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之中。我相信,以这一平台为代表的吉林大学引智引才工作体系,必将成为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途上至关重要的加速器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。

吉林大学校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



(来源:《国际人才交流》2017年7期,

责任编辑:张晓



往期精彩链接

“吉林大学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”揭牌

苏光明:建设高端专业国际化人才交流基金会

“一带一路”: 高层次全球协同发展的倡议

何立强:跨文化教育不是选择,而是必经之路

画情画景画乡愁 




《国际人才交流》杂志征稿启事创刊于1989年,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月刊,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、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。
国内统一刊号:
CN11-2642/C
国际标准刊号:
ISSN1001-0114
邮发代号:
82-444

以“访天下英才,汇全球智慧”为宗旨,以服务国家智力引进工作和国际人才交流为使命,主要报道外国专家中国故事、国际合作项目、跨文化交流等内容。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在华外国专家为主的外宣平台,“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”。
杂志官网www.wetalent.com,微信号wetalent。


人物(双语)外国专家、国际高端人物的中国故事;
纪实:观察、解析聚才引才的典型案例;
观点:探讨国际人才引进、交流等热点话题;
读书:书海泛舟,名家书评;
一带一路: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、历史、经济、贸易等;
往事:追溯引才精彩篇章,回顾专家魅力人生;
我与外教:展示外教生活,传播中外友谊;
国际朋友说(双语):与外国青年专家、留学生交流国际、国内话题,弘扬中国传统文化;
我的中国故事(双语):解读中国现象,点评在华生活。

1.来稿以2500-5000字为宜。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或删减。
2.欢迎为文稿配发图片,或专门以相关主题图片投稿,图片要求:1Mb以上,并配图片说明。
3.来稿文责自负。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,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。
4.请在面注明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、邮编、通讯地址、联系电话(包括手机、QQ)等信息,以便通联。
5. 投稿信箱:wetalent@safea.gov.cn,请在邮件标题里注明文章标题或主题。
6.稿件应为原创首发。如三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,作者可转投其他刊物。










   责任编辑:张贺彦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